找到相关内容66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释(4)

    有,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,生已衰变为老,终殁为死,于老死时生诸热恼,因热恼故,忧愁悲叹众苦皆集。此因缘故集,无有集者;任运而灭,亦无灭者。菩萨如是随J顷观察缘起之相。……(以上有支相续观。)佛子...。)佛子,此中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者,由无明乃至生为缘令行乃至老死不断,助成故。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者,由无明乃至,生不为缘,令诸行乃至老死断灭,不助成故。(以上不相舍离观,是即十二缘起释名义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964817.html
  • 王恩洋:《佛学通释》上卷(4)

    取,取增长生有,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,生已衰变为老,终没为死,于老死时生诸热恼,因热恼故忧愁悲叹众苦皆集。此因缘故集,无有集者,任运而灭,亦无灭者。菩萨如是随顺观察缘起之相。……(以上有支相续观...缘起释名义也。)佛子,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,行有不断是业道,余分不断是苦道。(以上三道不断观,所谓三道即三杂染,谓烦恼杂染、业杂染、生杂染。或又名惑、业、苦也。)如经所言:有情生死世间果报不外十二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1964968.html
  • 龙树《中论·观因缘品》疏义(一)

    生。今“世俗谛”既言“缘起”,必然是否定有自性的生、灭、常、断、一、异、来、出的诸相,因此“缘起八不”是契合“世俗谛”的“无自性的缘起义”的。又在“第一义谛”中,观察缘起的自性,生、灭、常、断、一、异...所以《中论》于“缘起八事”中,建立自性“不生”的正观。又依现量观察,一切所谓“有灭”者,其始必然是所谓“有生”的,(“生”、“灭”是相待而建立故);今既立一切法自性“不生”(即“无生”,自然必然是“...

    李润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565646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佛陀观

    下,不断的作定慧实践,从这定慧的实践中,观察缘起诸法加幻,正觉缘起的寂灭陆,乃得即人身而成佛。缘起,本具有缘起生灭性及缘起不生灭性的两面。如来在定慧的实践中,从缘起生灭性方面观察透视,正确的觉悟到,即缘起生灭当下即是不生灭的寂灭性,所以正觉缘起寂灭性,即是正觉诸法的空性。即人而成佛,有两大特色,就是智与悲。悲智,以后代大乘说,菩萨亦是具有的,但这要到佛果位上,始能达于最极圆满最极深刻的程度。所谓&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165945.html
  • 无诤与圆融——《维摩诘经》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

    。一行禅师在说明缘起的观念时,以一张纸为例:  如果你是一位诗人,你将会清楚地看到,这张纸里有一朵云彩在飘飞。没有云就没有雨;没有雨树木就不能生长;而没有树木我们就不能够造纸。如果我们再深入观察的话,...了一个宝盖。佛陀实际上是试图通过这样一种演示,让大众直观到缘起。  观察缘起,意味着要对事物的因缘本未有一清晰的、不断深化的把握。比如,要观察一张纸的缘起,甚至要深入到对全部世间的理解。  (二)平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966653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观察缘起法的方面看, 缘起无自性,无自性故空,“空”是诸法实性,实性本不可说,但因 不得不言说而假名为“空”。法性即空,空即法性。一就心体建立一 切来看,“三界虚伪,唯心所作,离心则无六尘境界”(起信论...,故名为止。所名观者,虽知本不生、今不灭,而以心性缘起,不无虚妄世用。犹如幻梦,非有而有,故名为观。”  一切诸法的或有或无、或生或灭,都是依众生的观念施设,这所施设的一切文言名相,叫作假法,如无众生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
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